晨星全球高级战略顾问陈鹏:中国基金投顾业务从“0到1”跨越到“1到10”,关键在哪?

  财联社5月13日讯(记者周晓雅)进入发展的第26年,中国基金行业迈向新台阶,公募基金规模企稳29万亿关口,基金投顾业务探索发展步履不停。

  作为中国基金市场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,晨星全球高级战略顾问陈鹏看到,中国基金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的背后,是理财需求的日新月异,基金成为市场最主流投资工具。

  

  拥有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,曾先后担任美国晨星公司全球投资管理部总裁,美国德明信(Dimensional)基金亚太区首席执行官,陈鹏对海外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认知深刻,他认为,应需求而起步的中国基金投顾行业,目前处在“0到1”的发展阶段,突破“1”的时点翘首可及。

  从晨星自身的布局来看,早在2003年,晨星洞察中国基金市场的星星之火并在华设立办公点;2022年,晨星调整战略规划,将中国作为晨星全球的重点战略发展市场。战略调整下,晨星未来如何继续参与中国基金投顾业态也受市场关注。

  中国市场发展速度远超欧美

  财联社:2003年,晨星在华设立办公点的原因是什么?彼时市场发展状况如何?

  陈鹏: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时,晨星留意到市场存在两方面需求。一是经历改革开放的中国股市得到长足发展,1998年中国境内市场首只公募基金发行,直到2003年,中国基金市场对基金数据、工具、投研等方面的需求渐起,晨星也希望填补这块市场空白。

  二是从晨星自身发展来看,当时需要通过在新兴市场布局,支持公司数据研发中心的建立。而与世界接轨的中国市场具备人力等方面的优势,因此选择深圳开展业务

  财联社:见证了数十年中国公募基金市场的发展,您认为,中国公募基金市场给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,抖客网,市场发展有哪些特点?

  陈鹏:以1924年美国首只共同基金成立的节点计算,美国基金市场至今走过百年历程,目前的市场规模体量接近30万亿美元,持有基金的美国人口数在当地总人口占比约一半。

  反观中国市场,截至今年3月底,公募基金市场规模达到29.2万亿元(数据来源:中基协),排除币种之间的汇率差,可以视为中国公募基金市场用25年左右时间走完美国基金市场的发展历程。两个国家基金产品数量也大致1万只左右,中国市场中公募基金持有人占国家人口总数的比例约为50%。

  经过逾25年发展,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经历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这是海外市场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的发展现状,因此,印象最深是中国基金市场的发展速度,这有赖于国内整体经济发展速度,也离不开中国人勤劳向上的学习精神。

  财联社:作为外资机构,晨星进入中国市场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?您认为外资机构实现中国市场“本土化”的关键在哪?

  陈鹏: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,晨星有自身的优势,比如在基金评级业务方面,晨星拥有一套被全球金融市场、投资人以及金融机构所接受的方法论,因此业务很快在中国市场落地生根。但部分业务本土化的调整进程相对较慢,比如部分工具类产品汉化不彻底等。

  事实上,无论是国际性企业还是单一国家背景企业,任何企业都需要随着市场不断适应调整,为长远的发展做准备。外资机构“本土化”的关键是以客户为中心,需要了解当地市场、了解当地客户、了解客户需求,思考如何整合利用已有的全球市场资源或能力,满足当地需求。

  基金已成为国内市场最主流投资工具

  财联社:随着中国境内公募基金规模快速增长,您认为,在这背后,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需求、整体发展方向发生哪些变化?

  陈鹏:最大的变化体现在投资理财方面,早些年,市场投资者对投资的理解还停留在银行存款,随后向保险、银行理财型产品过渡。随着去年公募基金规模首次超过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,基金逐渐取代其他工具,成为国内市场最主流投资工具。

  相较于其他工具,公募基金在产品透明度、费率、流动性等方面具有优势。因此,从投资者的需求角度看,公募基金对其他投资工具的取代趋势应该还会继续。

  近两年,晨星重新评估中国市场整体战略,发现虽然中国基金、财富管理市场体量得到长足发展,但投资者持有体验却亟待提高。

  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对产品认识不足,使得投资行为出现偏差,基金持有体验不佳。因此,投资者需要投资顾问、基金销售机构等提供更有效的投资建议,但国内现有多数投资顾问或者理财专家提供的建议存在着利益冲突。

  现在的商业模式是基金公司发行基金、管理基金,基金公司向理财顾问支付销售佣金,再把产品销售给投资人。实际上,理财顾问为基金公司、基金服务,满足他们的需求,而不一定满足投资人的需求,可能造成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不如预期。

  目前,海外许多国家已向“以投资者为中心”逐渐转型,由投资者向投资顾问付费提供服务,而不是基金公司提供佣金。类比生病看病,我们更希望医生基于对病情诊断开药,药方最切合自身需求,而不是希望医生通过开药,从制药厂盈利。

  基金投顾业务的开展过程中,不同背景基金销售机构各具有自身基因,不存在哪类机构的投顾业务会开展更好或领先于其他类型。做好投顾业务的关键在于开展的模式。比如,对于拿到投顾业务试点牌照的基金公司,我一般建议单独成立事业部或基金子公司,重新规划激励机制、人员培训考核、发展规划等等,更利于业务顺利发展。

  财联社:见证了中国市场投资理财需求的变化,晨星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规划布局做了哪些调整?

  陈鹏:为投资者赋能,帮助他们提升投资体验,既是晨星的宗旨,也与中国基金市场当前发展方向一致。

  目前,晨星通过四类业务赋能投资者。一是底层数据,包括股票、债券、基金、非上市公司、可持续发展等各金融方面的行情产品数据;二是基于数据的分析工具,比如基金评级工具;三是投资研究服务,通过建立了研究员、分析员的团队,我们将数据内容总结,输出为比较浅显易懂的语言,从而与投资者沟通;四是资产管理、组合管理的投顾服务,在数据、工具、分析师的基础上,帮助投资转型,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投顾服务。

  中国基金投顾业态发展接近于“1”

  财联社:中国基金投顾业务正探索发展,结合境外投顾市场的发展历程,您认为,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?

  陈鹏:美国市场投顾业务伴随着1940年《投资顾问法》发布起步,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未得到重视与发展,直至上世纪80年代买方投顾业务逐渐兴起。目前,买方投顾成为推动美国基金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,美国基金投顾业务的发展则依靠市场推动。欧洲和澳大利亚市场也经历类似的转型,由于个人投资者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持有基金体验太差,促使当地监管主动推进基金投顾业务转型。

  中国的基金投顾业务自2019年10月试点,至今发展近5年,不少机构取得长足进步。整体来看,业务整体发展正处于“0-1”的阶段,某些机构已经无限接近或即将突破“1”的节点。与其他海外市场相比,中国基金投顾业发展速度更快,出现与互联网、AI等相结合的创新。

原标题:【晨星全球高级战略顾问陈鹏:中国基金投顾业务从“0到1”跨越到“1到10”,关键在哪?
内容摘要:财联社5月13日讯(记者周晓雅)进入发展的第26年,中国基金行业迈向新台阶,公募基金规模企稳29万亿关口,基金投顾业务探索发展步履不停。 作为中国基金市场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,晨星 ...
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jc/274647.html;
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上一篇:5位高管同天离任,实控人飘摇一度制约这家公募发展,连续七年未发产品
下一篇:股债搭配显威力 景顺长城安盈回报半年涨逾10%